English

思想解放推动了改革和发展

1998-12-18 来源:光明日报 戴园晨 我有话说

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大,进步最快的20年。绵亘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农村变样了,城市变样了。原来尚未摆脱贫困落后,而且国民经济在1976年时处于崩溃边缘,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

取得这一巨大成就的原因很多,而来自认识论的思想动力源泉,不能不归功于20年前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真理标准讨论,不光是一个如何对待实践和认识关系的问题,在我国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还是如何突破传统观念、突破“左”的桎梏的问题。它冲破了教条主义的禁锢,推动了思想解放,直接拨正了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航向;它为端正思想路线、寻找“左”的错误根源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为否定“文化大革命”提供了检验的标准;它为多年造成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提供了客观依据;它极大地推动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开展,把“四人帮”颠倒了的思想理论是非又颠倒过来,恢复了本来面目。

在经济领域,原来由本本主义和个人崇拜所设置的禁区相当多,如果没有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真理标准讨论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带来马克思主义的大发展,有力地推动改革开放跃上舞台,不断探索,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路。

开放,是当今中国最大的改革,中国迈向市场经济是以对外开放为推动力前进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地带率先进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形成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开放经济。

从封闭型经济转变到开放型经济,最困难的事情是难以冲破思想意识方面的封闭。这是因为,在长期封闭的环境里,产生和发展了阐述封闭合理的理论;还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地位,加上解放后的孤立处境,很自然地会形成经济独立的自豪感和反压迫的排外情绪,并且在理论上有所反映。不冲破思想封闭,便难以从封闭转向开放。所以,对外开放的推进,是思想解放推动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便要发展生产力,便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过去在相当长时间里,曾经认为当今世界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认为“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不是革命制止战争,便是战争引起革命”。但随着世界形势的演变和实事求是判断世界形势与发展趋势,看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这样我们便可以在努力争取世界和平的大环境下,致力于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

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思想解放的结果,而经济建设的目的、方针、战略等一系列问题的明确,同样也经历冲破禁区,解放思想的艰难历程。继真理标准大讨论之后,在经济理论界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大讨论。生产本来是为了消费,让人民过上美好和幸福的生活本来是经济建设发展的宗旨。但过去曾经背离此一宗旨,出现过为了实现某种违背客观规律的跃进式的政治口号而生产,为了搞形式图虚名而生产,为了片面追求产量产值而生产,不讲实效,以致经济虽有发展,人民得到的实惠不多。生产目的大讨论把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生产的目的和归宿,由此反映为20年来是中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年月。

面对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新的经济发展趋势,我们必须进一步探索中国经济可持续成长的新途径。这也就是说,思想解放没有止境,改革没有止境。然而,深化改革的难度比过去大了。改革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中国改革是从强化激励机制起步的,具体措施是放权让利和实行承包制。这在改革初始阶段是适应当时认识状况减轻改革阻力的有效方法,大多数“转轨”的国家里都有着类似的以奖励启动的做法,并且取得一定成效,嗣后方才出现激励效应递减。承包制在初始“一包就灵”到后期却“包而不灵”,正是因为激励刺激度的下降。与此同时,靠激励调动积极性,还受到长期生活在平均主义氛围中攀比效应的压力,对效率提高者给予相应的利益这是应得的,然而竞相攀比的结果,出现了“工资侵蚀利润”现象,加剧了效应递减,成为国有企业利润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动因。这些都表明,放权让利改革的推进,已经改变了利益分配关系并且形成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团,再推进全面改革会遇到利益冲突带来的抵抗。初始开拓的激励机制改革为继起的改革设置了障碍。朱基总理提出的“三个到位”和’五项改革”,便因利益冲突而具有改革攻坚战的性质。但不进则退,不论障碍有多大,仍必须把改革继续推进。

中国的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面对着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而今天不论所有制结构及其实现形式、微观企业制度、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系统的制度变革和创新,都必须适应21世纪的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中国必须把对外开放提升到新的境界,以分享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果。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有新的思路,把信息技术产业、生物生命科学产业等知识经济支柱产业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并且有相应的人才教育培训开发战略和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支持机制。而实现这些目标,都要有观念转变和思想解放,特别是要认同市场经济较之传统计划经济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有利于经济平稳地朝着时代所要求的方向发展。

在新的发展阶段,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战略和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实行卡个人收入的政策,消费需求难以开拓新的领域,市场疲软将制约经济发展速度;如果不怕个人富,坚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推动个人收入特别是高级人才收入有较快增长,中国这个大市场将发挥出人们想象不到的威力。当然,在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时,先富者富得更快的马太效应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是在不损人的情况之下增加了自己的财富,这将是合理的,是资源和财富在每一种用途的每个人之间实现了最优配置。如今历史不允许我们慢吞吞地前进,不允许我们总是和自己的过去比而欣然自得。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位次还排得很后,经济发展的现状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还差得很远。我们还得循着“忧患足以兴邦”的思路,增强忧患意识,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放松,扭住思想解放不放松,把我国的经济推上新的台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